English

决胜淮河

2000-11-0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郑北鹰 我有话说

自古以来,淮河就是我国灾害最严重的一条河流。“十年倒有九年荒”成为淮河流域人民苦难生活的写照。“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局面持续了700多年,淮河人民饱尝了水患的痛苦。

淮河,位于我国中原腹地,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区。据统计,从14世纪至19世纪的500年间,淮河流域就发生了较大水灾350次,严重旱灾280多次,且灾害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重。1931年全流域大洪水,流域内7700万亩耕地被淹,受灾人口2000多万,仅里下河地区死亡人口就达7万余人。1929、1942年的大旱,都是“赤地千里,饿殍载道。1975年淮河流域的洪汝河沙颍河因特大暴雨引发洪水,大水冲垮板桥、石漫滩两座大型水库以及二十余座中小型水库和京广铁路的部分线路,淹地2000多万亩,仅驻马店地区就死亡3万余人。1991年是淮河水系特大洪涝灾害年,全流域受灾耕地8275万亩,成灾6024万亩,受灾人口5423万人,直接经济损失340亿元,津浦、淮南、淮阜等铁路交通几度中断,损失十分严重。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东部,西起伏牛山、桐柏山,东临黄海,北以黄河南堤、沂蒙山为界,南以大别山、江淮丘陵、通扬运河及如泰运河南堤为界。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山丘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3,平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3,有为数众多、星罗棋布的湖泊、洼地。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属于北亚热带至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淮河是我国南北方的自然分界线。淮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883毫米,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雨量为最小年雨量的3~5倍。降水量的年内分配也极不均匀,汛期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0%,使得淮河流域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淮河流域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流域跨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山东5省40个地(市),181个县(市),人口1.65亿。流域内耕地面积2亿亩,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淮河流域工业以煤炭、电力工业和食品、轻纺工业为主。流域内现有火电装机容量近2000万千瓦。郑州、徐州、连云港、淮南、蚌埠、济宁等一批大中型工业城市已经崛起。淮河流域交通发达。京沪、京九、京广三条南北铁路大动脉从流域通过。淮河流域在我国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淮河兴衰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

治淮是新中国大规模治水事业的开端。5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淮河治理工作,立志决战决胜。

水利部副部长敬正书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50年治淮取得了巨大成就。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把淮河治理作为治国安邦的大事来抓。1950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作出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淮河成为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1991年淮河、太湖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后,国务院及时召开治淮治太会议,作出了《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此外,国务院还专门召开了8次治淮会议,有力地促进了治淮事业的发展。经过50年的努力,到目前为止,在始终坚持正确方针的指引下,淮河治理取得了巨大成就,淮河流域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防洪除涝体系,以防洪除涝为重点的淮河流域大规模水利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淮河上游山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万平方公里,到1998年底,淮河流域山丘区森林覆盖率为25%。兴建大中小型水库5700座,总库容270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36座,总库容为187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3.45万多平方公里,占全流域山丘区面积的三分之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